婚嫁習俗

婚嫁習俗

時至今日,嫁娶傳統於現代婚禮中依然有份量,儘管禮儀習俗已經被簡化去配合現今文化,但仍然不能忽略傳統婚禮習俗當中的基本流程!為了方便新人們一覽概全,喜慶街特別整合了中式嫁娶禮儀的基本流程,並附上每個步驟所需準備的用品,新人們就可以更清晰容易地為一生一次的婚禮做好充足準備。

1) 擇日

相信不少人都聽過身邊朋友開玩笑說:等我擇個吉日先!其實擇日在現世代還是很流行,而在婚嫁上更加是指定動作之一。

在擇日傳統上,雖然新人可自行參考通勝黃曆,但由於擇吉日牽涉到的範圍可以很大,例如吉日當天相沖的生肖(包括雙方父母)、夾時辰八字、雙方家庭的宗教信仰等等,所以更多人會選擇諮詢擇日師傅和算命師,以確保整個婚禮和過程在最完美的日子舉行。

然而,擇了吉日是否代表以後婚姻必定幸福美滿?沒有在吉日結婚是否又一定會成「短暫的婚姻」?其實說到底,擇日只是「輔助工具」,要有一段幸福美滿和長久的婚姻,還是要靠新人雙方的努力。

一般新人所需的吉日:

  • 註冊日
  • 過大禮日
  • 上頭日(包含上頭儀式,出門及入門吉時)
  • 安床日(現多於婚禮前數天或婚禮當日另擇吉時)
  • 婚禮日

2) 過大禮及回禮

過大禮:新郎到新娘家過大禮,代表正式定親。

  • 過大禮一般在婚禮前 14 – 60天前擇吉日吉時進行,過大禮儀式,宜早不宜遲。

過大禮所需物品:

  • 上頭套裝(新郎及新娘於上頭儀式時用)
  • 過大禮海味洋酒禮籃x 2(六式/八式/十式海味或自選海味及洋酒4支)
  • 過大禮生果禮籃x 2(避免使用橙,梨和芒果等寓意不當的生果)
  • 過大禮椰子禮籃 x 2(椰子一對,檳榔兩對,四色糖果, 茶葉)
  • 龍鳳禮餅 x 2(上頭儀式供奉之用)
  • 禮餅禮盒 x 2
  • 過大禮禮金封
  • 禮金利是 x 2(三牲金,四飾金)
  • 包羅萬有利是 x 2 (以怕過大禮禮籃有所遺漏,可加兩封包羅萬有利是,切記禮金尾數最好為「8」)

回禮:男家送禮後,除了禮餅及禮金外,女家需將一半禮物以及另外準備吉祥植物和禮品一起回禮男家。

  • 回禮通常在過大禮儀式完成之後於當日一併完成。

女家回禮所需物品:

  • 吉祥植物:蓮藕、石榴、四季桔、發財芋、添丁薑、扁柏、芙蓉、柚葉。
  • 回茶禮:大發、鬆榚、煎堆、紅包。
  • 送給女婿:姑爺書金(回禮金),數字要吉利,豐儉由人。
  • 帷巾、姑爺褲(諧音富),意長命富貴。褲頭帶(皮帶)、銀包,內置利是。
  • 女婿鞋一對,以銅盆盛載鞋,意同偕到老。現在則以利是代替,上寫著「衣料金」。

注意事項:

  • 完成整個過大禮程序後,才可向親友派發正式請帖。
  • 緊記所有禮金、禮餅和禮品均需雙數,取好事成雙之意,而海味金、三牲酒禮金等緊記要放兩封利是!
  • 若新人怕有所遺漏,可另加兩封「包羅萬有利是」確保萬無一失。記得利是錢的尾數要是「8」的數字。

禁忌

  • 女方將禮餅供奉在神枱祭祀時,經常不小心地把香燭插歪了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就算插歪了,也不能從在香爐中拔出來重插,因為上兩次香等於再婚之意。
  • 傳統過大禮當天,親家及新人都不會見面。新娘不可望著過禮禮品入門,避免相冲,故應先迴避於房間,待禮品擺放好才可出來陪同父母收禮。
  • 新娘切忌食過大禮的喜餅,因為喜餅又代表自己的褔氣,不能吃掉自己的褔氣啊!

3) 安床

在選定吉日時辰後(多於婚禮前數天),由「全福之人」— 一位三代同堂的女士把新床移入新房,然後由一位「好命婆」負責用全新紅床單鋪床,並擺上各式喜果、荔枝乾、紅棗、蓮子、百合、碌柚葉及利是在床上。可先讓嬰孩在床上玩耍,寓意添丁發財。

安床之後,任何人不得坐臥或睡於新床上直接婚禮完成。

安床所需物品:

  • 婚房套裝及睡衣套裝(全新床品及婚房裝飾,新睡衣,紅囍拖鞋,紅囍毛巾)
  • 安床京果
  • 喜糖及水果
  • 四角錢(壓床錢)

4)上頭儀式

男女雙方在婚前或擇定吉時吉日進行,此儀式多於婚禮前一晚各自在新娘及新郎家進行。

古時稱之為「成人禮」,從此成為大人,做事要有擔當。上頭前新人要先用碌柚葉沐浴,清洗舊塵迎接新生活,穿上新睡衣及內衣褲。新娘選可望月亮之窗口,而新郎則面向屋內。燃點龍鳳燭及預備祭品,由好命婆,大妗姐或新人媽媽進行儀式,手持梳子為新人梳理,並說上吉祥語句。最後,一對新人把象徵婚姻美滿的湯圓吃罷便禮成。

上頭儀式所需物品:

  • 新郎上頭套裝(半月梳,尖尾梳,子孫尺,鏡子,剪刀,龍鳳燭,紅頭繩)
  • 新郎睡衣套裝(新郎睡衣,拖鞋,毛巾)
  • 新娘上頭套裝(半月梳,梳篦,子孫尺,針線盒,鏡子,剪刀,龍鳳燭,紅頭繩)
  • 新娘睡衣套裝(新娘睡衣,拖鞋,毛巾)
  • 龍鳳碗筷套裝(寓意豐衣足食,早生貴子)
  • 紅豆湯圓三碗(每碗3粒,6粒或9粒,寓意三三不盡,六六無窮,長長久久)

上頭儀式基本流程:

  1. 準備好上頭用品及吉祥物放在桌面上,父母或全福人燃點起清香及龍鳳燭
  2. 選擇一個可以望到月亮或天空的窗口,告知神明和祖先,保佑萬事如意,明日閨女出嫁/兒子成婚,請(大神的尊稱)及祖先保佑日後女兒/兒子豐衣足食、生活無憂、四季平安、夫妻和睦。
  • 開始梳頭:一梳梳到尾、二梳白髮齊眉、三梳兒孫滿地、四梳四季平安。
  1. 將紅繩打成一個如意結,夾上扁柏,新郎放進睡衣口袋,新娘夾在頭髮上。
  2. 父母給利是子女、祝福他們長大成人了。
  3. 新人需親手把湯圓拿給父母。(先給父親、再給母親、再到自己)

5) 迎親、敬茶及出門

迎親奉茶及出門儀式所需物品:

  • 龍鳳燭及龍鳳對餅(拜當天或祖先用)
  • 甜茶(紅棗、糖蓮子各兩粒)
  • 石榴茶具套裝(茶壺x1,蓋碗x2,托盤x1)
  • 龍鳳碗筷套裝(寓意豐衣足食,早生貴子)
  • 雙喜跪墊(跪拜之用)
  • 出門紅遮(出門時由伴娘或大妗姐負責)
  • 衣祿米(紅豆、綠豆、米,用來阻擋「金雞」這粒凶星)
  • 糖果全盒(放置糖果或喜糖)
  • 西餅兩盒(給兄弟姊妹團用)

 

迎親奉茶及出門儀式基本流程

  • 新郎必須贏得新娘一眾親朋好友的認同才能娶得賢妻。新郎入門前必過關的接新娘遊戲。接新娘遊戲源於古代做法,為了暗示新娘是一個珍貴的女兒,因此,新郎應該通過某些「測試」(現今改為遊戲取代),然後才能迎娶妻子。當新郎成功通過所有考驗,新娘爸爸會把新娘從房間帶出來並交給新郎。
  • 然後一對新人向父母感謝多年養育之恩,敬茶前,先上香拜天地,再拜祖先,以示敬意,然後才向雙親跪拜奉茶。他們會向新娘父母敬茶,然後其他親戚,及後在新郎家再重覆一次。
  • 奉茶儀式完成後,新娘將在姊妹(或大妗姐)的陪同下踏出娘家門,姊妹(或大妗姐)會打開紅傘,象徵趕走惡靈並寓意開枝散葉,讓新娘在紅傘下出門。其他姊妹可在旁撒米和綠豆,進行「喂金雞」儀式象徵好運到來。這是古時流傳的婚嫁習俗,喻意雞啄米後就不會啄新娘。儀式簡單又富意義,值得跟從。

注意事項:

  • 敬茶前,勿忘先上香拜天地,再拜祖先,以示敬意,然後才向雙親跪拜奉茶,其後按家中各人輩份和長幼逐一敬茶。
  • 一對新人敬茶時,謹記要用雙手端上茶杯,以示尊敬。
  • 敬茶所用的茶,最好選用較大路的普洱、水仙、香片及鐵觀音。
  • 敬禮用的茶,要放入紅棗和蓮子,寓意甜甜蜜蜜,年生貴子。
  • 紅棗和蓮子的數量最好為雙數,一般各樣兩粒,有成雙成對之意。敬茶所用的紅棗要原粒放進茶杯裡,千萬不要把中間的核挑去,因為核是種子,代表子孫。

6) 新娘過門及三朝回門

新娘過門:

新娘入門後將會正式成為男家的成員,新郎的妻子、翁姑的媳婦,故此儀式極其隆重。

新娘過門儀式所需物品:

  • 石榴茶具套裝(於奉茶之用)
  • 龍鳳碗筷套裝(寓意豐衣足食,早生貴子)

新娘過門儀式基本流程

  1. 敬拜天地:一對新人回到男家,也要拜天地及祖先(男女家相同)
  2. 跪拜奉茶:新娘入門首次向翁姑奉茶,須尊敬有禮,先向老爺奶奶奉茶,再向長輩親戚奉茶,並送上賀圍巾以表謝意。
  • 吃夫家飯(滿堂飯):意義重大,講究禮數,菜式一般為六道(六六無窮)、八道(發財大利)、九道(長長久久),以示好意頭,如時間關係需外出吃飯,新娘必須在男家吃一口白飯,取其以為人妻,正式入門。

三朝回門:

為簡化回門流程,現今新人將三朝回門(結婚三天回門)變成即日回門。

舊式傳統完成婚禮後的第三天,新娘會攜同丈夫到訪娘家,以示她在新家過得豐足。因為這是新娘婚後第一次回家,這對於新娘父母和家人是重要的活動。現多數人會選擇即日回門,即完成於婚宴前完成所有親朋的敬茶後,便會回到新娘家午飯及休息。換言之選擇即日回門的新人要在同一天完成出門、過門、回門三大流程。需注意的是,回門必須在黃昏前進行,6時後須回到男家或婚宴場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