禮儀文化

禮儀文化

結婚的禮儀文化

「保存與思念」,便是中國「儀式感」背後的暗示,保存是為了深藏珍貴,思念是讓珍貴保留溫度。傳統雖然繁瑣,但傳統背後的意義卻不僅是繁瑣,深藏著的更是一份關於愛的表達。就像在這場屬於兩人的婚禮中那些被稱為繁冗的步驟和物件,其實每一步都為日後儲下了養分,每一步都蘊藏著莊重的傳統,每一步為得只是提醒每一對新人關於婚姻的深意,戀愛的過程不過是一粒種子長成芽的旅程,婚姻的漫長才是一株苗修成大樹的日常;而「三書六禮」便是最好的見證。

三書

三書是指在「六禮」過程中所用的文書,包括聘書、禮書和迎書:

1. 聘書 – 指的是訂婚時用的書,於「納吉」(過文定)時男家交給女家。

2. 禮書 – 是「納徵」(過大禮)時所用的,禮書內會詳細列明禮物種類及數量。

3. 迎書 – 顧名思義為迎娶新娘時的文書,即在「親迎」(接親)時使用。

六禮

六禮則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:

1. 納采 - 其實就是說媒。男方家人會請媒人到女方家提親,納采時男家會送禮品給女家,每樣禮品都有其象徵意義,現新人多數將此禮俗與納徵過大禮一併進行。

2. 問名 - 如女方接納男方家的提親,就會交換雙方的姓名及時辰八字的交給家里,由長輩去卜算,即現在我們所說的「夾八字」。

3. 納吉 - 即過文定。意思即為定親,也就是現在我們的訂婚,象徵婚事初步議定。

4. 納徵 - 即過大禮。「納」是的意思是聘財,而「徵」就是「成」的意思,亦即是說男方需要納聘禮後才可成婚的意思。過大禮時,男方家裡會請兩位或四位女性親戚 (須是全福之人) 約同媒人,帶備聘金、禮金及聘禮到女方家中;完成納徵的儀式後,婚約便正式訂立。

5. 請期 - 就是「擇吉日」成婚的意思。雙方選定一個成婚的良辰吉日,再準備婚期吉日書和禮品給女方,女方受禮及同意後,便可敲定婚期。

6. 親迎 - 也會被稱為迎親。雙方在成婚前一晚進行了安床及上頭儀式後,在結婚當日,新郎會與媒人及親友一同前往女家迎娶新娘。而一對新人會在迎娶及過門時,於雙方家中對長輩行敬茶之禮以表尊重及感恩。

來年宜嫁娶的黃道吉日*

3月 1
二零二二年 農曆二月二日

星期五

【沖】沖狗(庚戍)煞南

【宣】嫁娶 會親友 納采 祭祀 安床

【忌】入宅 作灶 治病 安葬 移徙

4月 1
二零二二年 農曆三月廿三日

星期六

【沖】沖鼠(庚子)煞北

【宣】嫁娶 會親友 納采 安床

【忌】作灶 齋醮 修造 入宅 安門

5月 1
二零二二年 農曆四月十五日

星期日

【沖】沖狗(壬戍)煞南

【宣】嫁娶 祭祀 出行 安床 入宅

【忌】赴任 捕捉

* 所有資料只供參考